汤石照明洪尧阳:照明不是照亮,看展不是看灯

2016-06-07

新闻转载自弘博网:http://www.hongbowang.net/interview/2016-06-06/5027.html  


 光给了我们不同的感悟,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器物背后历史信息,用陈列的方式去解读文化,通过不同的光去表现不同的文化。近30年来,中国博物馆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,博物馆硬件、软件的建设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博物馆展览及观众活动区域的灯光照明也有了长足进步。但与欧美一些著名博物馆相比,中国博物馆的照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。 本期企业专题我们采访汤石照明的洪尧阳先生,分享他对博物馆照明的认识和思考,了解现阶段博物馆照明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。


照明不是照亮,看展不是看燈.jpg

洪尧阳,汤石照明大中华区业务部协理


照明不是照亮,看展不是看灯 


弘博网(以下简称弘):您是怎样看待博物馆照明的? 

洪尧阳(以下简称洪):

博物馆的照明,它的照度最多是300 lx,丝织品与书画的照度更低,有些博物馆它的照明是美术馆的照明,而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照明是完全不同的,从我们的角度来说,美术馆需要的是空间上的通亮,对展品的保护没有那么高的要求。 对于文物来说,根据不同的材质,它的照度是不同的,比如金属或者石刻,它的照度就可以做到300 lx;油画以及一些有机物,比如骨头、牙齿、木器、漆器等,这些要控制在100 lx以下;如果是纸制品或者纺织品,那么最多就是50 lx。这些都是国家文物局的要求。 

 

然而有时候不一定是用专业设备进行调光,常常就是领导过来说:‘这么暗给谁看’。

所以,好多情况下都是领导凭着自己的感觉,领导说了算,但那不是博物馆该有的要求。

 

随着LED技术的逐渐成熟,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是用LED灯,但是一些LED的供货商却缺少传统光学设计的经验。

 

比方说像格栅灯,因为它是灯管,本身就是漫反射光,所以你就会发现中心特别亮,到后面它可能没了,它的照度是不同的。

如果今天你在这里看书,你的瞳孔是一直在变化的,因为要适应不同的照度调节进光量,可能你不会有明显的感觉,但是一天下来,眼睛就要开始流眼泪了。也许你会感觉到不舒服,但你已经习惯了,这就是我们 日常的用光环境,你觉得没什么不对。

 

再比如说很多家长会给小朋友买台灯,但是不知道怎么摆放台灯,以为看清楚书上面的字就可以了。事实上,我们都知道光有入射角与反射角,如果灯摆得不好,小朋友看书的时候,虽然他能看清楚,但是灯光直直地刺激他的眼睛。而如果摆偏一点,还是可以看清字,但是对眼睛会好很多。

 

所以说照明不仅仅是照亮,还要兼顾舒适。 

同样的道理,对博物馆也一样,然而有些人可能觉得,这没什么不一样,不就是把展品照亮嘛。但是,汤石是在从内涵里面去创新。

 

比如说过去所有的展区,你能看到灯都是亮的,但它的亮区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精细化的东西。

目前,有些博物馆很注意考虑被照物,但是我觉得参观者才是主角。

展品和参观者是两个主角,灯光只是一个介质。对于参观者来讲,他需要的更舒适的使用环境。

换句话说,大家到博物馆来,肯定不是看灯的,而是了解文物, 了解历史,了解文化的,所以这才是照明的目标。 


将自然光引入展览尚有难度

 弘 :博物馆的照明能否与自然光相结合? 

 洪:博物馆利用自然光,需要很大的学问,目前没有人有足够的把握做得很好。

前段时间我们去北欧考察,一些博物馆和学校也引入太阳光。

但是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,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里太阳光的强度变化太大了,除了高照度,还有很多的紫外线、红外线等不可见光,这些都很难处理。 

除非有一个很精密的东西,就像眼睛一样,可以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进行自我调节,控制进光量。这就需要从建筑的本身来进行特殊处理。

 比方说台湾亚洲大学里面安藤忠雄设计的美术馆,他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问题,但自然光只是一部分,虽然可以作为基础照明,但也需要一些辅助光,而且只是在公共区域。

因为对于展品来说,它对光可能很敏感,而自然光难以控制。所以说,如果引用自然光的话,必须从一开始的建筑构造就把这方面考虑进去,设计难度和架设成本都很高。 


博物馆是一个整体,灯光也是它的部分

弘 :目前,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,在展陈设计的时候,照明设计还没有跟进,到最后才把照明设计拉进去,对于这一现状,您怎么看? 

洪: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,因为很多人都觉得,光不就是把展品照亮?

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这么说的,那这样就非常简单,外面随便买一个十几、二十块钱的小手电筒,它也可以变焦,但是如果把它打在墙上,又发现它的中间的照度跟旁边的不一样,这样子的光是不能够大面积地使用,看起来不舒服。

 

而我们的目的是把光打到一定的范围内,比如展柜,你走过去,展品是亮的,但你不会看到自己的脸。 我认为,一个展览从开始设想,就要把光带进来。

 

主题是什么、展品是什么、展柜是什么,都要进行考虑。还有,是用基础照明, 还是用重点照明,这些都要根据展览的内容来决定。

还有,前期设计和展览设计应该是同步的,比方说轨道和顶灯,总要留出位置给我们施工啊。博物馆作为一个整体,各区域的灯光照明都有不同的要求。

 

比方说公共区域、洗手间、储藏室、或者工作间,在刚开始就要考虑好。选择不同的照度、不同的色温。用不同的色温能够将不同区域的特性展现出来。

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照度的模拟进行预测。 从照度的角度来说,要根据各种不同的展品,设计不同的光。

 

我们拿出来一个展品的照片,请照明设计部门做配光设计,不同的材质和安装位置都有不同的照度要求,选择规范的打法,一致性要非常高。

这些都是需要先进行有效的沟通,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去设计整体的效果。

 

我们不是展览设计者,但我们可以根据整个展览的思想和目标来配光。

就像去饭馆,你要什么菜,煎、炸、炒、炖都可以,但是要先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。 最关键的是要如何去控制光。

 

 

弘 :那汤石在博物馆照明领域有怎样的实践呢? 

洪:汤石从1992年成立到现在,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,从事商业照明领域以来,我们从最早的卤素灯到金卤灯一路走来,到现在的LED。

LED也是从所谓的点光源到现在的集成光源,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光源,现在还不知道。但是我们在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中,发现最关键的是要如 何去控制光。

 

我们汤石要做的就是为环境打造专属的光。 

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博物馆没有办法去改变的现状——展柜,它的展柜原本的设计就是这个样子,没有办法做过多地改动,除非是一个新建的博物馆。

然而,这种展柜从结构上来说,跟我们照明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所以,我们就跟天津和成都展柜公司合作,从展柜的图纸开始,在结构设计上,就考虑灯光的设计。

只有做好配合,才能呈现最佳效果。 

 

关于汤石的定位,我们的目标是整个行业金字塔的顶端。因为我们的灯光应用,并不是提供大众使用——我们的客户群体有50% 五星级酒店,而博物馆这方面的业务,到目前为止还占不到10%。

虽然我们的目前的客户群体有一定局限性,但是在博物馆照明这方面,我们做了很多标志性的工程案例,比如北京故宫珍宝馆、台中的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、南投的游山茶访茶文化馆、台北的红点设计博物馆、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103、104室的照明改善工程等。

其中今年年底刚开幕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,院内90%的灯具是来自汤石。壁柜则100%使用了汤石荣获台湾精品银质奖殊荣的的微型轨道灯具组产品。

 

北京故宫珍宝馆.jpg

北京故宮珍宝馆


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.jpg

  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


游山茶访茶文化馆.jpg 

南投的游山茶访茶文化馆

 

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.jpg

台北的红点设计博物馆


 故宫南院织品厅.jpg

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织品厅

 

故宫103改善前後.jpg

台北故宫博物院103室改善前后


做灯不难,难的是改变观念 

 弘 :那么汤石未来的方向是怎样的? 

 洪:现在很多厂商都在朝体积小、功率大的方向去发展照明。但是,我们目前已经把这个方向停掉了。因为,我们主要的市场是在欧洲,我们更关注一些新的技术以及行业的趋势。所以我们就是先把产品研发好了,然后等这个趋势。 可能有些人会对我们说,你们怎么做的功率那么小。确实,在这方面汤石是没有进步的,但是我觉得企业的目标是不一样。我们很有信心说,我们走得是比较靠前的,只是比较辛苦,因为有很多博物馆,你要去改变他的观念。 很多博物馆人,从学校一出来,就在博物馆,三十几年,都已经变成工匠了,他们是前辈,有很多经验,但是也需要一些新的观念。而汤石要做的,就是把实际效果呈献给大家。  


结语

光,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,也为人类照亮了过往的历史。看似简单的博物馆照明,不仅仅是要将博物馆照亮,更重要的是在保护展品的同时,让参观者有更舒适的光感体验。在与洪先生访谈的过程中,小编也接触到了未知领域的知识,对博物馆中的设计细节也有了新的认识。一座博物馆是不会在“偶然”间变得闻名于世的,只有在一个一个的细节堆积之后,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。反之,存在的问题亦然。只有不断地对细节进行思考与改进,才能让博物馆的未来变得更好。